訂閱電子報|友善連結|隱私權保護政策 | 網站導覽  © 2016 林語堂故居 All Rights Reserved. | Design@Survision Intermedia
  線上預約 | 聯絡我們 | 贊助我們 | ENGLISH
 
 
  首頁 》 故居消息 》 林語堂文學獎|2019林語堂文學獎決審入圍公告
10/15/2019
林語堂文學獎|2019林語堂文學獎決審入圍公告
2019林語堂文學獎 決審入圍公告


本屆林語堂文學獎成功投稿件數約莫400餘件(含來信林語堂故居電子信箱與城邦文化POPO原創投稿),透過故居投稿的創作者,投稿成功的話本故居都有寄出通知信與告知參賽編號唷!
 

今年的初審和往昔慣例不同,為了減輕後續複審評審的審稿負擔,改為邀請七位台灣新銳作家及文學研究者擔任評審,並採取交叉互評選的方式進行。也就是每件參賽作品都會經由兩位不同的評審審閱過,唯有「同時」被兩位評審都圈選的作品,方能進入複審階段,總計共有22件作品入圍複審。

  
林語堂文學獎多年來為求多元性,希冀藉由力邀不同面向、領域的評審,達到入圍作品多樣化的層次,以下分別介紹複審評審:
 
👍擁有豐富評審經驗的馬翊航老師,現為《幼獅文藝》主編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。池上成長,現居台北。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。合著有《終戰那一天: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》以及《百年降生:1900-2000臺灣文學故事》,著有詩集《細軟》。
 
👍詹閔旭老師則是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。他曾擔任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人(2010),亦於2012-2013年獲傅爾布萊特博士生研究獎助(Fulbright Doctoral Student Research Award),擔任美國UCLA大學亞洲語言與文化系訪問學人。研究興趣為台灣現當代文學、移民與種族研究、東南亞華語語系文學,著有《認同與恥辱:華語語系脈絡下的當代台灣文學生產》,譯作《搜尋的日光:楊牧的跨文化詩學》。

 👍陳柏言老師,是目前備受注目的八年級小說家。政大中文系畢,臺大中文所博士班就讀中。曾獲第三十五屆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大獎等,入選《年度小說選》、《The Taipei Chinese PEN》等選集數種。已出版短篇小說集《夕瀑雨》、《球形祖母》,並入圍「2019臺北國際書展大獎」。正在執行臺北文學獎年金計劃「溫州街的故事」。

 
而本次複審會議則訂定在10月13日(日),當日會議過程不公開,僅由一名林語堂故居專員、邀請一名紀錄與三位評審共同參與。
       
由於評審各從不同角度和喜好出發,對於文字的基本功、篇幅上的設定以及結尾的詮釋等都有所堅持,會議過程迸出許多火花,場面討論相當熱絡,經一番激烈的評選後達到共識,選出最終進入決審的13篇作品。

其實其中有好幾篇作品三位評審也是在激烈掙扎後不捨放棄,並希望能透過會議紀錄讓創作者被鼓勵,並瞭解自己所擁有的進步空間。複審會議記錄也將於決審會議前上線,還請各位稍待。
  
 
以下就公布本屆13篇入圍決審的篇目編號與篇名:
  
048-吃鐵軌的人
054-倒垃圾
058-南山舊事
083-旅程
084-斜阳里
127-修建者
151-異地嚮導
189-回家
204-最後一堂歷史課
233-替身
238-云深不知处
289-西瓜

***POPO原創***
006-十一點零五分,離開志學的火車

 
恭喜以上13位創作者進入最後決審。👏

無論創作者是否有入圍最終決審,都希望各位能持續創作、共同前進,因為文學的真義在於本心。

#林語堂先生會感謝你的 #林語堂文學獎會感謝你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