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n Human Dignity
論人類的尊嚴
我們在前一章中討論過,人與其他動物一樣終有一死,以及這一屬性對人類文明特質的影響。但我們發現這樣的描述並不完整。要形成對人類天性和尊嚴的完整看法,還缺少某樣東西。噢,有了,人類的尊嚴——這就是我們要找的詞!我們必須強調這一點,必須瞭解人類尊嚴由什麼構成,以免產生疑惑,喪失尊嚴。要知道,二十世紀,尤其是當前和隨後的數十年,我們顯然面臨喪失尊嚴的危險。
「如果你認定我們是動物,那你難道不覺得人類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動物嗎?」這一點我很贊同。不容忽視,只有人類創造了文明。世界上也許有形態更優美、構造更雄偉的動物,如馬;有肌肉更強健的,如獅子;有嗅覺更靈敏、性情更馴良、對人更忠誠的,如狗;又有像鷹那樣,目光更銳利的;像信鴿那樣,方向感更強的;像螞蟻那樣,更節儉守紀、吃苦耐勞的;像鹿或白鴿那樣,稟性更溫良的;像奶牛那樣,更有耐心、更容易滿足的;像百靈鳥那樣,歌聲更動聽的;還有像鸚鵡那樣,衣裳更靚麗的。但我覺得猴子身上有種特別的東西,讓我愛猴子勝過其他動物;而人身上那種猴子的好奇心和聰穎則讓我更想做個人。正如我上面所說,螞蟻與人相比確實更理性、更守紀,有著比今天的西班牙更穩定的政府組織形式,可是它們沒有圖書館和博物院,不是嗎?若有一天螞蟻或大象能夠發明大型望遠鏡,發現新的變星,或預測日蝕,抑或海豹能發明微積分,河狸能開鑿巴拿馬運河,我定會授予它們冠軍頭銜,奉它們為世界之主和造物之神。不錯,我們有理由為自己驕傲,但我們最好弄清楚我們為什麼可以驕傲?人類尊嚴的本質究竟是什麼?
我在本書卷首暗示過,此種人類尊嚴包括浪子的四種特質(中國文學歷來頌揚浪子):嬉戲的好奇心、夢想的能力、修正夢想的幽默感,以及行為的任性和難以測度。這些特質合起來代表了中國版的美國個人主義。中國文學中的浪子形象是對個人主義者最鮮明生動的描繪,而捍衛美國個人主義的偉大文學巨匠瓦爾特·惠特曼被稱為“偉大的放浪者”也絕非偶然。